思政部
 
 
 
部门导航
 课程建设 
 科研成果 
 
     课程建设
当前位置: 系部首页>>教学科研>>课程建设>>正文
 
2025秋计算机教学研讨会——人工智能通识课中智能体的教学应用场景
2025-09-05 10:36  

一、活动目标

帮助教师熟练掌握 2-3 种适配教学场景的“教学素材生成与优化智能体”(如支持文稿、图像、视频一体化生成的智能工具),能围绕 “AI 生成文稿”“AI 生成图像”“AI 生成视频” 等课程模块,独立完成教学素材(教案框架、教学插图、知识点讲解短视频)的智能生成与精准优化,解决传统素材制作 “耗时久、适配度低” 的问题。

二、交流发言

李晓宇:准备教学素材时,传统图像素材的问题,想找一张能清晰标注的示意图,翻了好几个素材网站都没合适的,要么太复杂学生看不懂,要么和课程知识点脱节。后来试着自己画,光调整标注位置和配色就花了两节课时间,效率特别低。

金艳:最近在备课过程中,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,课堂导入话术和课后总结文案,有时要生成30秒的知识点讲解短视频,单是打磨文稿逻辑就得花1个多小时,再用工具生成视频,调整语速和动画风格,一整套下来差不多要3小时,特别耗费精力。

三、共性痛点汇总

聚焦“传统教学素材制作”的核心问题,从“效率、适配性、专业性”三个维度梳理共性痛点:

效率层面:人工绘制教学插图、多类型素材(文稿+视频)联动制作的耗时远超教学准备预期,挤压备课其他环节时间;

适配性层面:传统素材网站资源难以匹配AI通识课的认知需求、课程模块知识点;

专业性层面:非设计专业教师在素材呈现形式上难以兼顾 “教学实用性”与“学生吸引力”,需反复打磨却效果有限。


四、智能体功能优势与应用标准总结

一是针对 “AI 生成文稿”,明确智能体生成教案、话术等内容后,要从 “知识点对不对”“跟教学目标贴不贴合” 这两个维度去审核,确保内容准确;

二是针对“AI 生成图像”,要求智能体生成教学插图时,要提前设置好“标注清楚是AI生成的、写明用的哪个工具”“只能用在课堂教学,不能用于商业用途” 这些合规要求,避免侵权风险。

简单说,这个智能体不只是帮大家省时间,还能通过提前定好的标准,让大家不用具备专业的设计、文案能力也能做出合格的教学素材,同时为后面的工具演示、实际操作明确方向,保证这次教研的成果能直接用到平时的教学里。


 

关闭窗口
 
 
 联系我们 | 返回首页 
版权所有: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 地址:长春市二道区吉林大路6177号
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信息部提供技术支持  吉ICP备09002693号-1号